2022北京冬奧會舉辦前夕,,十個中國結冬奧主題花壇在天安門廣場陸續(xù)亮相,,吸引了全球世人的目光,。將中國結替換成以往的大花籃,,不僅能夠突出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,,還巧妙地表達了世界人民“一起向未來”的美好愿景,。
從結繩記事,,到縫衣打結,,直至今日的裝飾手藝,,中國結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依舊在散發(fā)著豐富的文化底蘊與飄逸的氣質(zhì)韻味,。12日,“逛吉林看冬奧向未來”一行在“徐氏中國結”第四代傳承人徐曉雪的帶領下,,學習中國結的起源與發(fā)展,,感受編織帶來的愉悅與滿足。
徐曉雪老師介紹,,中國結的編織“三分編,,七分調(diào)”,想要達到精致繁復的效果,線與線之間的間距極其重要,,需要進行反復的揉捻與調(diào)整,。對于從未有過編織經(jīng)驗的外籍友人來說,這是一個極其具有挑戰(zhàn)性的嘗試,?;ハ嗉佑凸膭牛e極分享心得,,跟隨老師的指導,,穿、繞,、套,、撐......有模有樣,仿佛自己也掌握了妙手翻飛的技藝,??粗桓t繩在眨眼之間變成了蝴蝶、梅花,、雙錢等樣式,,這群外籍友人不由得發(fā)聲感慨中國民間手藝人的絕妙智慧。
來自孟加拉國的蘇磊對中國的人文風土特別感興趣,,在編織中國結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錄制視頻,。這位YouTuber來到中國三年,在“China Soyeb”賬戶分享在吉生活感受,,書法,、魚皮畫、葫蘆畫,、中國結樣樣都學得頗為認真,。看到墻上掛著的大號中國結時,,他不住地觀察撫摸,,并急于和記者分享熱烈心情,“中國結特別漂亮,,我十分喜歡,!”
一對一地教授之后,徐曉雪老師做活動總結,,“雖然這些外籍友人從沒編織過中國結,,但內(nèi)心都很純粹,能夠心無雜念地去做,,這就很難得,?!?/p>
從簡單的紅線,到中國結,,再到系著葫蘆的吉祥結掛飾,,一件具有生命力的藝術作品就這樣形成。外籍友人滿心歡喜,,紛紛和自己的手作合影留念,,并同步發(fā)朋友圈分享初次編結體會。作為中國民間藝術文化的重要載體,,中國結滲透著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,,一雙手、一根繩就纏繞出了萬千情思,,流傳千年而不衰,,令人由衷贊嘆。
關于中國彩虹網(wǎng) | 廣告服務 | 聯(lián)系方式 | 網(wǎng)上投稿 | 法律顧問(吉林創(chuàng)一律師事務所) |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: 0431-82530026 | 舉報郵箱:[email protected]
Copyright (C) 2001-2022 neabridge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
中國彩虹網(wǎng)版權所有 吉ICP備 05002603號-3